投稿指南
一、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,来稿的文字复制比(相似度或重复率)必须低于用稿标准,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;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,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;未一稿多投。 二、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,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。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,可自行处理(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)。 三、来稿经审阅通过,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,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。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。 四、一般来说,4500字(电脑WORD统计,图表另计)以下的文章,不能说清问题,很难保证学术质量,本刊恕不受理。 五、论文格式及要素:标题、作者、工作单位全称(院系处室)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注释、参考文献(遵从国家标准:GB\T7714-2005,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)、作者简介(100字内)、联系方式(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、电子信箱)。 六、处理流程:(1)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(2)我刊初审周期为2-3个工作日,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,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;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,稿件可自行处理。(3)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,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。(4) 杂志出刊后,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。 七、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:(1)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,属原创作品(包括翻译),杜绝抄袭行为,严禁学术腐败现象,严格学术不端检测,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,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。(2)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,除另有说明外,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刊观点。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。(3)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,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。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,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,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,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。(4)作品在《文教资料》发表后,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。(5)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、翻译权、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、网络传播权、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《文教资料》杂志社。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,不再征询作者意见,并且不再支付稿酬。 九、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,或邮寄编辑部,勿邮寄私人,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。

AIMBE Fellow 潘毅:少年状元、九年学术荒,拒做生

来源:电子与信息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10-08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,潘毅以江苏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清华电子工程系就读,也就是改组前的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。 耳顺之年,功成名就,潘毅却将自己的“进度条”拨

作为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,潘毅以江苏省理科状元的成绩进入清华电子工程系就读,也就是改组前的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。

耳顺之年,功成名就,潘毅却将自己的“进度条”拨回起点,选择回国任职。

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一年后,1991年,博士毕业的潘毅通过竞争激烈的面试,进入俄亥俄州的私立天主教学校戴顿大学工作。

于是,他选择了准确度相对较高的BLOSUM-62矩阵,但依旧无法满足生物学研究中的准确度需求。

潘毅介绍,生物学家们无法体会计算机学者在改进程序中付出的时间和精力,因此双方在合作中常常产生误解。“只有克服了这些问题,我们的研究才能继续朝前走,这也正是很多学校做不成生物信息学的原因。”

“现在的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四十多位教授中,有十几位教授专攻生物信息学方向,这样规模的生物信息学研究团队在美国如今的大学中仍是十分难得。”

1956年,清华大学开设电子计算机专业,从莫斯科留学归来的金兰教授被任命为教研组副主任,负责模拟计算机方面的工作。

“人家都不理你,也会感觉很心寒。”潘毅这样形容当时的感受。

例如,徐鹰本人的研究中90%是生物,10%是计算;许东的研究中20%是生物,80%是计算;潘毅的研究中5%是生物,95%是计算。


谈及当初在佐治亚州立大学学习的时光,李敏回忆道:“我刚到亚特兰大时,潘老师刚出差回来,一大早赶到办公室带我熟悉系里的环境、安排办公室,事无巨细,像一个大家长,让我在异国他乡的陌生感一扫而空。”

许东在密苏里大学担任系主任时,曾几次前往佐治亚州立大学交流访问,与同为系主任的潘毅交流颇多。

“又要做一个小字辈,从头开始干起,这样的感觉是很不好的。”

“有时连申请到的经费也不给我们,在科学研究里只把我们当做technician(技术员),这是很让人伤心的事情。”

潘毅与学生钟卫毕业合影(左一为钟卫)

潘毅是深理工计算机学院的首任院长。2020年,潘毅应深圳先进院院长樊建平之邀加入深理工,主持计算机学院的建设工作。这是潘毅第一次在国内全职任教,却不是他第一次从零开始打造一个全新的计算机团队。

那时候计算机背景的学者中,鲜少有人愿意选择跨行到生物这一高难度的领域,潘毅却觉得这或许正是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突围的机会。别人不想干的事情他来干,并且一定能干好,他要成为最早一批“吃螃蟹”的人。

直到2005年开始担任佐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主任时,潘毅已经45岁,此时距离1978年他走进清华校园学习计算机已经过去27年,人生中五分之三的时间都在和计算机打交道。

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郑纬民教授,曾在实验室里手把手教导潘毅开发软硬件、做分布式系统。

虽然这个offer解决了潘毅的燃眉之急,但作为教学型学校,戴顿大学提供给教师们的研究资源实在有限,潘毅的学术研究进入了长达九年的艰难时期。

作为生物学和计算机学两门学科的融合,生物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学的问题,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同时具备两门学科的知识背景。

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乔治亚州立大学任教时,潘毅曾先后担任乔治亚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和生物系系主任、文理学院副院长等职位,带领该校的计算机系从一个相对冷门的专业,成长为生物信息领域世界第22名。

在今年7月颁布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中,李敏以“面向复杂生物数据的模式挖掘与智能算法研究”项目获得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。

到2020年回国时,潘毅已经获得了乔治亚州立大学终身教授、大学杰出教授、州校董教授、AIMBE院士等诸多荣誉,在生物信息学波澜壮阔的三十年里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受到广泛关注的可解释性AI的研究,早在2004年潘毅就已经将其应用于生物信息领域,指导生物学家进行有选择性的生物实验。

2020年12月,潘毅回国赴任深理工计算机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担任第一任院长,开始筹建这个全新的学院。

同样在2018年,郑纬民院士到苏州出差时,还专程前往潘毅的故乡苏州吴江区参观,在他以前的居所与上大学前工作过的工厂拍照留念,可见他对自己这位徒弟的喜爱。

文章来源:《电子与信息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yxxxbqk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8/794.html



上一篇:喜报|我院信息科在湖南省医学会医学信息学专业
下一篇:全国信息学竞赛,青岛18名高中生获省一等奖!看

电子与信息学报投稿 | 电子与信息学报编辑部| 电子与信息学报版面费 | 电子与信息学报论文发表 | 电子与信息学报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电子与信息学报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